第二十二章尝试造水泥-《李唐之杨铭天下》
第(2/3)页
一般的设备后来杨铭也稍有研究,最基础的高炉炼铁装置还是知道的,小矿车从上面倒入铁矿石,焦炭,石灰石然后燃烧后铁就成了铁水。
杨铭就按照自己的印象去画了图纸,工作直到深夜。修兰多次给杨铭倒水送点心,杨铭也工作的很有劲。
随后的几天杨铭一直在设计高炉的三维平面图,中间好多东西都进行了修改。总体上看,就是一个大圆柱体,杨铭打算先把水泥烧制出来然后再用水泥进行建造。
不过三天的时间柳芒找来的建筑队就造好了土窑,这土窑主要是为了烧水泥的。
杨有礼的父亲也提供了一条获取石灰石的途径,骊山正在施工建造。不少开凿的石灰石无处倾倒,如果杨铭自行承担运输的话就可以直接拿走。
杨铭知道后立马从长安城纠结了上百人去干苦力,当然每人每天管午饭还外加五文钱。吸引了不少的人,这些人找来了独轮车一点一点的从骊山走二十公里运到窑洞处。
石块大小适合,不需要加工就能直接烧制,这样杨铭十分高兴。否则还得让人砸碎,要么还得做个碎石机。
五月初七-旬假,杨铭带着杨家两兄弟、修兰、柳芒来了土窑处。
附近依然有工人不停的往这里运送石灰石,黏土直接找的制作陶罐人要来的渠道。
不仅如此杨铭还专门收集了长安城内炼铁工坊的废渣,这几天下来花费甚大每天的开销达到了两匹绢。
杨管家说给的工钱太高了,可以动用关系直接让人劳役。杨铭想了想,还是放弃了。虽然可以省钱但不符合经济的发展,杨铭顶着资金的压力继续干了下去。
让柳芒招来了几个工匠,虽然没有做过这种东西。烧窑做瓷器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,杨铭听完都觉得浪费了人才,烧陶器的给他来烧水泥。
“这是试验的第一次,各位开始吧”柳芒直接吩咐了下去。
工匠们开始往窑里面添加石灰石,然后是黏土用木柴烧制,有人在一旁鼓风,鼓风口正是从窑的下面。
一刻钟后,加入了铁矿渣,又烧制了一刻钟。取出来的的确是水泥颜色,但颗粒稍大一些。杨铭让人取来沙子和烧制的水泥混合,倒了些许水。
这试验就算是基本完成,并让一人观察水泥的变化进行记录。
杨铭看着初步成型的水泥,内心欣喜。随后又准备高炉的建造,直接指挥工人将一块地弄平用石砖做起了地基。
叫来了建筑匠人头目,讲述了自己设计图。设计图比此时的图纸不知道高明多少,虽然杨铭画的不好看,但这些匠人却是一目了然。
匠人们夸这个设计图想法很好,看起来简易好懂一些。杨铭拿着现代设计方案,当然超过他们的思路。
“建好需要多长时间”
“五天足矣”
“那好,等一等。用这些作为粘合剂,也算是测试它的质量了”
“这些可行吗”“对啊,这些我们也不熟悉,实在是不顺手“
“各位先等等吧,不要着急”
最后杨铭一心想用水泥做粘合剂,众人不得不接受。
随后杨铭又到了铁铺,多天不来,一来吓了杨铭一大跳。
以前是打造铁质农具,现在墙边摆放了一排长刀,闪闪发亮,一看就是真家伙。
“这是啥,打造武器要造反了吗”杨铭自己都有点心虚。
这时铁匠走过来,“东家,咱们都是正经人。这都是用钢打造的上好长刀,应该能卖个好价格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