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 ,护国帷幕-《武夫当国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蔡锷随即马上着手对西南诸省各路军队进行整编,定制护**相关章程和番号。

    护**政府这边则在蔡锷忙于军务之际,又立刻举行了一次选举会议,决定尽快确定军政府的首脑人物。对于西南军阀而言,他们心中所属意的人是唐继尧,不仅是因为唐继尧与他们的利益更为贴近,再者在整个西南诸省当中目前就属云南最有实力,给唐继尧和蔡锷都扣上大帽子,此二人自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且投入更多的本钱。

    然而中华革命党和西南诸省的资产阶级革命派,以及一些社会贤达,大部分却是希望能够拥戴孙中山出任军政府的首脑。蔡锷掌武,孙中山掌文,双方都能最大化调动和发挥反袁、反帝制的声势,简直是在合适不过。

    相反若是让唐继尧出任军政府首脑,那整个护**和护**政府全部都是滇系掌握,纵然其他几个省没有什么怨言,但就整个大局观而言肯定还是欠缺一定火候。更何况,也并非所有西南军阀都拥戴唐继尧,像四川熊克武和湖南谭延闿二人都是对唐继尧颇有不满,于是声势上自然还是支持孙中山。

    军政府因为这件事发生了一定争执,让原本本来很效率的局面一下子陷入了僵局。

    恰恰在十一月八日这天,中华革命党人陈其美率领一支革命军在上海策划并发动了一场起义,也就是被后世国民党大肆吹捧的“肇和舰”起义。

    实际上“肇和号”起义只是一次规模很小的行动,即便是“肇和号”也是当时驻守上海海军当中型号很落后的炮舰,不过其吨位有两千六百吨,在近代中国海军中算是比较大的军舰了。而真正是因为这次行动有蒋中正参与其中,所以才被后世的官方喉舌大肆渲染,变成一次“似乎很有影响力”的起义行动。

    如今历史已经发生改变,此次“肇和舰”起义的情况也同样有变化。因为在行动过程中革命党人因为歪打正着,不小心点燃了军舰的弹药库,引发船体剧烈爆炸而严重受损。同样因为这次爆炸,导致十多名革命党人与二十多名海军官兵阵亡。事件立刻在江浙一带引起广泛讨论热议,也因此促成了中华革命党的名声影响力传播更为广泛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