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五十五章:秦王驾到-《永世帝唐》
第(3/3)页
有那心思去规定什么不可逾越的制度,不如踏踏实实的做事情。
只要大唐的军队永远守护着帝王和百姓、只要帝王的心里永远为百姓着想,哪怕是万里之外的异族也会惧怕我大唐的、哪怕那些百姓住在高屋广厦里、穿的是绫罗绸缎也会对帝王心存尊崇的。
所以,这民心才是最重要的。
如果历代的大唐帝王都能赢得百姓的尊崇,大唐还怕不能延续万年不成?
至于逾制?呵呵...”
发表了一番感慨之后,殷清风看到李世民已经陷入沉思中,他也闭上了嘴巴。
清醒过来的李世民,没有继续刚才的话题,“你继续说这房屋。”
“其实这砖石的房屋建造成本并不高,如果叔叔觉得可以,可以由政堂出律令,规定以后再想建新居只能用砖石。
砖石房屋的好处就不说了,这一旦都建造砖石房屋,不但有众多的好处,最主要的是可以安排很多人就业。”
“好处?就业?”
“现在大唐各地各处都是木制房屋,其弊端很多。
这弊端一:容易走水;
二,需要消耗大量树木尤其是百年千年的巨木,而一颗树木成长到一人合抱,可能需要百年甚至几百年。砍伐倒一棵树很容易,想让它成材很难。我们都砍倒了,子孙怎么办?
三,若有极大降雨、降雪,草木结构的房屋很容易塌陷,伤及性命。
这四呢,尤其北方,草木房屋不耐寒冷,大雪降落冻毙之事也不是没有的。
这就业呢,就是有一个能通过劳作来获得收入的地方。”
“嗯...你继续说。”肯定了殷清风之后,李世民对就业这新名词很有兴趣。
“新式房舍的建造,需要烧窑的、专业的泥瓦匠。多了不敢说,至少一个下下县可以养活一百人,这全大唐有一千五百多个县,可以养活多少人?
而这些人如果收益好的话,都不需要种地就够养活一家老小的了。”
前面的那些话,让李世民充满了遐想,可是后面的话,李世民就不乐意了:“不种地吃什么?全大唐的都不种地还了得?”
“不是要他们天天都去盖房子,农忙的时候回家种地就好了。两份收入不更好?”
“嗯...只要那些农人不耽误农事,再加上你的新式耕种技术,这些农人的收入会越来越多、日子会越来越好的。”李世民算是不再追究这什么逾制的问题了。
殷清风见这梧桐新居的房子的事情,在李世民这里过了明路,他接着说道:“这整个布局和长安城里没什么区别,就是青砖黑瓦罢了。
只是要求他们多种些花草,再增加几个公用的茅厕罢了。
一会儿可是有集体婚礼举行,叔叔留下一起给她们祝福一下吧。”
“集体婚礼?”对于李世民来说,又是一个新名词。
“这些人已经有不少到了婚配年龄,之前各种原因耽误了,现在这不是有条件了吗,他们当中有九十三对儿愿意成家。因为时间关系,就让他们一起举办婚礼。”
“好,那就留下来,我看看这集体婚礼是如何的。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