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五十三章:左拥右抱-《永世帝唐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天热了,黑旋风也有点打蔫了。看着他没精打采的,殷清风才想起来有芒硝没利用上。

    古代没有空调风扇、没有冰箱、没有...还要穿那么多层衣服夏天时可怎么过?岂不要动一动便大汗淋漓?

    但实际呢?实际上,古人自有古人消暑的智慧。

    战国曾侯乙墓出土了最早的“冰箱”——冰鉴。冰鉴内有个方口的缶,缶中可以放新鲜食物或酒水之类,缶周围则是冰。取物时,有专门的勺子,也不需要将鉴盖全部打开,只要打开缶口上面那个小方形的缶盖即可。

    到了明清,箱子多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,箱内挂锡,箱底有小孔,箱盖上有通气孔。锡可以防止冰水侵蚀箱体,箱底小孔则方便将冰水渗出,箱盖气孔则可以释放出冷气。

    炎炎夏日,找一个凉意十足的房间,一杯冰镇美酒下肚,或是来些清凉味甘的瓜果,确是莫大的享受。

    冰鉴的作用除了保鲜盛冷饮,还可以降低室内温度。

    除此以外,每年冬天,官府就会专门组织凿冰,储存到专门的冰窑里,然后密封窖口,待来年享用。这项事业,《周礼》便开始记载,管理人员还有个专门的称呼——凌人。此后历代也都有专人管理此事。

    这些冰除了宫廷使用,也作为官员福利的一种方式。至于普通老百姓想用冰,可以到民办冰窑去买,只要你有钱。

    但冰总归是有限的。到了唐朝末期,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,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,可使水降温到结冰,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。

    这芒硝哪里能找到呢?那只能去找当代的化学家了?

    中国古代有化学家吗?有!那群道士!

    道教讲究飞升,不像秃驴们普度众生,而是个人成仙。为了早日飞升,他们找来各种矿石、草药混一起炼一炼,美名曰仙丹。

    从晋朝开始出名的五石散就这东西之一,包括竹林七贤都竞相服用。所以,找他们问问有没有芒硝,比他自己瞎找强多了。

    殷清风找来殷良,让他去处理,“良叔,我走不开,你派人帮我四处打听下哪里有道观,而这道观里的仙长炼丹比较出名,然后回来告诉我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殷良现在已经习惯了殷清风各种举止了。现在的这命令,难道自己的郎君也要炼丹不成?

    殷清风不知殷良的心里在想着什么,只是自己在心里瞎嘀咕:要是没想起来这事儿吧,每天热就热呗,也不想啥。可一想起只要找来芒硝就可以降温了,这人反而觉得热得受不了。

    他摇了摇头:这人啊,真奇妙。

    晚上聚餐的时候,殷寒来向殷清风汇报之前安排给他的那些事情的进程,“郎君,小的最近去的那些农户和庄子,都同意将高粱卖给咱山庄。有几处已经将高粱割了种上大豆了。收割下来的高粱青杆,已经运到南山新居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这山庄周围所有的人再问一遍,看看愿不愿意以后只种高粱和大麦。不管他们现在种什么,只要咱们钱给到了,相信都会愿意的。不怕他价格高就怕他不种。

    你和许先生商量一下明年大体都需要高粱和大麦的用量,然后去签契约。过几年牲畜多了,再继续找人签约。”

    “是,小的记住了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