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四十一章:梧桐山庄(一)-《永世帝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作为穷苦佃户和奴籍的人,不可能让她们每天花很多时间去摆弄头发。而且这发式不但简洁清爽,还不容易孳生虱子跳蚤。

    看看小丫头那里已经完事了,殷清风打发走这些莺莺燕燕,他带着小丫头去看白雪和那几匹大宛马。

    这山庄原先就有很宽敞的马厩,白雪和其他的马都各自有单独的槽厩,而许敬宗说的那两个马奴这在这里忙乎呢。

    他们的资料还没登记,殷清风对他俩还一无所知。

    他们看到殷清风和月眉过来,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趴地上磕头。

    “起来吧,说说你们自己的名字和年龄。”

    岁数大一些的站起来后先说话,“奴婢张狗儿,今年三十三。”

    另外一人介绍自己:“奴婢平安,今年三十一。”

    “平安这名字还不错,你这张狗儿就算了,这样...你改名叫张德福吧,只要把这马养好了,让你安度晚年我还是能做到的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郎君赐名,奴婢就是豁出身家性命也要给郎君马这马养好。”一边说一边又趴下哐哐哐的猛磕头。

    古人对于姓氏、名字很看重的,尤其是有文化的人,每一个男丁的姓名都是查书究典才定名的。普通人家尤其是贫寒人家的孩子想取个好名儿,那只能花钱去求人了。

    一直到清朝甚至民国了,那些私塾先生和算命的,都是百姓求名的巴结对象,所以这张狗儿感激殷清风是再正常不过的了。

    “行了,起来吧。只要你们能把马养好,以后免了你们磕头见礼,另外以后你们每月可以到殷寒来管事那里领取三贯钱,做好了另有赏赐。”

    想要马儿跑就得让她吃饱,养马殷清风不懂,只好笼络懂养马的人。

    “你们可有家眷?可以一起接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小的....小的和平安是表兄弟,二十岁被一起征役出战辽东。大军败了,小的兄弟俩和其他几个同乡逃了出来。

    家乡是不敢回的,好在奴婢兄弟俩自小就与牲畜打交道,所以就和同乡一起躲到塞外。

    在被秦王收到府里养马之前,就剩小的兄弟二人活了下来。等奴婢二人得秦王恩准回故乡寻找家人时,那里已经是破蔽残垣、百里内没有一处人家。奴婢二人的一家老小....”

    殷清风听了他们的话,拍了拍有些难过的月眉,对他二人说:“既然你们现在到了我这里,就再也不会让你们受苦了。现在这外头有不少的女人,如果有寡居的妇人也好、未婚的女子也罢,你们都可以娶回来暖脚。

    你们每个月都有月钱,养个婆娘和孩子还不成问题的。只要成了家、有了孩儿,你们又可以传宗接代了。”

    “郎君,小的、小的感谢郎君大恩啊,小的就是死了下辈子也要报答郎君的。”

    “都起来吧,带我去看看那些马匹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