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二十三章:自愧不如-《永世帝唐》
第(2/3)页
心有同感的房玄龄,“如晦兄,自从上次听闻铜钱改进,乔就预料这殷小郎君还有让我等惊奇和尴尬的事情出现,现在果然验证了。若不是其为弱龄小辈,房某都恨不得拜其为师。”
杜如晦转头对他说:“庆幸他早有心向秦王之心,你我再苦熬几年,待其成长后就赶紧让贤吧。”
李世民恨恨的说道:“别说两位先生了,我当时就问他怎么就想到这等办法的,他说见自家的小娘子每日处理仙居坊的账簿,联想到铜钱的改进才琢磨出这几个表格的。
我听后只想一斧子劈下去看看他头颅里面到底如何构造,才让他左一个右一个的让我惊奇的想法。我怀疑再见他几次,他要是哪次没有什么新主意,恐怕我都会不习惯的。”
房玄龄也感慨的说:“只能归结于天生聪慧吧!前有甘罗十二为相,后有曹聪六岁称象,现我大唐也出现如此神童,难道不是我李唐应得天下并能大兴的预兆吗?”
“玄龄兄此言差矣,想那甘罗、曹聪二人俱是早夭之人。以我之观看这殷氏小郎君断不会如此的。”
“克明兄所言极是,此子既出,当是长久辅佐大唐帝业,房乔在此恭贺殿下了。”
“是啊,如晦在这里恭喜秦王殿下了,有如此英才,我大唐想不兴旺昌盛都不难。”
“既然如此,你我分头约见各位同僚,为明日早会做准备吧。”
“秦王,我等就告辞了。”
“表格之事先且不急,待明日众学士聚齐再商讨一下。”
送走了二人的李世民,满腹心事的回了他的寝宫。正要退出的长孙看李世民低头进来了,她俯身见礼,“妾身见过二郎。”
一向拿她当自己贤内助的李世民在长孙氏的服侍下脱去外衣后,搂着她在床榻边坐下,然后将今日与殷清风、房杜二人的对话述说了一遍,“观音婢,我一直在想,若这小郎君早生十年会如何?”
一路陪伴李世民走过了的长孙氏明白李世民的意思,“二郎,现在天下大部分已经平定了,可不是从前人人都有机会的时候了。
不说他祖父在晋阳时就跟随圣人与二郎,单说这段时间以来,他向二郎建言如此之良策,使二郎在朝堂上盛名更威;再说了,二郎现在手下兵多将广的,还怕这孺口小儿不成?二郎过忧矣。
而且,二郎不是说要将月丽婚配与他吗?不如早些定下此事。只是...他一人离府在外,总是不妥当的。”
听了这番安慰话,李世民又恢复了自信,豪迈的说道:“知我者观音婢也~~~至于他离府在外的事情,到时我再处理一番就是了。”
躺在床上把小丫头搂在怀里,殷清风轻声对她说:“小爷给你讲个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的故事吧。这东晋的时候,有个祝英台的人....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