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三十七章:王府拜年(三)-《永世帝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这位小郎君就是月丽的夫婿?”

    ....

    等李世民的家眷忙乎完了,殷清风上前见礼:“见过四位王妃殿下。见过各位世子、郡主。”

    “叫什么王妃,你称我叔叔,她们就是你的婶婶,这是你长孙婶婶,这是杨婶婶,这是阴婶婶,这是韦婶婶、燕婶婶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这人是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。他的女人里面,他只看重发妻长孙氏,其他的女人对他来说既没多少感情,也不放在心里。查看李世民子女的资料就知道了,好多都是标注着生母不详。

    同样的,李世民也只看重长孙氏生的几个孩子,其他女人生的子女,他都不在意。而最不在意的,应该属杨妃的两个儿子了。这里面是什么原因,或许只有李世民自己清楚。

    在花丛中游走了多年的殷清风,习惯的观察了一下李世民的这几个女人:长孙个子最矮,勉强一米六的样子,身体也单薄,她的五官方面也不算最出众的的,但她的气质是这些人里面最高贵文雅的;气质第二、相貌第一的是杨妃;身材最高的一米九的韦王妃。这韦王妃的老爸是大隋朝的郧国公;阴王妃各方面均衡;燕王妃最是文静,但身材真是不错。

    “哟~~~这就是二郎念起的小郎君啊,单是这模样就招人稀罕。”

    “你看这眉毛,你看小脸儿,真是太好看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小郎君听说才十五六岁吧,你看着身高,二郎在同样的年纪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么高。”

    “他怎么就能想出那么好的主意呢?”......

    她们像看大熊猫的看着殷清风,嘴上还互相嘀咕着。

    李世民也没生气他的女人们没了礼仪,因为他得意啊。满长安城有如此成就的少年就这一人不说,还被自己抢过来认了女婿。

    “小侄冒昧前来,也没带礼物真是失礼之极,还请各位婶婶原谅则个。”

    刚才一直用心观察殷清风的长孙氏说道:“这骑士装就是最好的礼物了,我已经让人去裁制了,这几位孩子也喜欢的要紧。对了,孩子们还不过来给殷哥哥见礼!”

    十三个丫头、小子挨个上来见礼,然后都好奇的打量着殷清风。

    殷清风心说:“这可都是我未来的小姨子和小舅子啊 。

    历史上李世民有三十多个孩子,虽然没有李渊的子女多,但也够牛掰的了。

    不过殷清风也是替李世民害愁:造反、贬镝、早夭、改嫁等等能有一多半的子女都没得好下场。这教育水平也没谁了。话说这李世民和长孙都是史有贤名,咋就管不了孩子呢?”

    李世民嘱咐道:“以后要以兄长称之,可记住否?”

    “记住了,阿耶。”萝卜头们齐声应答。

    殷清风打量着站在最前面的十岁左右的小丫头,估计就是襄城了。看模样就知道挑着她父母的优点长着,单凭相貌来说,满屋子的女人在同样年纪下还是这襄城最出众。

    这小丫头文文静静的往那一站,即使看到殷清风也在观察她,也不曾有羞涩或不安的举止,显得落落大方。

    殷清风心说:看来李世民给小爷找了个好媳妇儿。

    看完自家媳妇之后,殷清风又在孩子当中找到了年龄最大的男孩儿,殷清风知道这就是世子李承乾了。

    李承乾在李世民登基的时候被封为皇太子,那时他才八、九岁。因为打小李承乾就特别敏惠,又是嫡长子,李世民宠爱得不得了。只是不曾想李承乾因为孔颖达等人死板的教育方式,这哥们儿得了青春期叛逆症,成年后更是喜好声色荒诞无度。

    《旧唐书》上记载他:“常命户奴数十百人专习伎乐,学胡人椎髻,剪彩为舞衣,寻橦跳剑,昼夜不绝,鼓角之声,日闻于外。”

    更让李世民难以接受的是,这小哥宠幸一个十余岁、名叫称心的男乐,也就是他俩人搞龙阳、背背山喽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