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没有感恩之心,如何有忠孝百姓? 当然,换个地,比如上元县,你就是说顾正臣要被砍了,嗓子喊破了,也喊不出这么多人,毕竟上元县的百姓没受过顾正臣的好…… 朱元璋还没到镇抚司,御史刘约的急奏就到了,朱元璋看了看,对沈勉道:“将刘约抓起来,盘问清楚他为何出现在茅山,为何出现在句容,又为何这么巧看到了句容的乱象!” 沈勉转身就去安排,呲着牙笑。 这个关头皇帝正愁没地方发泄呢,你刘约还敢跳出来! 跳就跳吧,你还在文书里有意引导是顾正臣安排的这一切,毫不掩饰地将矛头对准顾正臣。 那不好意思了,你虽然是御史,可你卷入到了靖江王案之中,谁让你好巧不巧地出现在那里呢,不管你是运气好恰巧碰到了,那也只能说明你运气也就这样了。 说来也奇怪,文官怎么就是一群记吃不记打的家伙,这些年来得罪顾正臣,想弄死顾正臣的人不在少数,可顾正臣一路高升,人都已是国公了,而那些人,是坟头的草木一路高升,都三尺高了吧…… 为啥就不能消停消停,非觉得你们是忧国忧民、为朝廷分忧,顾正臣就是权臣奸臣了…… 现在好了吧,来镇抚司喝茶吧。 管够。 牢门打开。 躺在床上的朱守谦眯着眼,看到了走进来的朱元璋,将头转了过去:“这个时辰,你不去找顾正臣却来找我,就这么信任他吗?” 朱元璋闻到了一股子恶臭味,原本想走近一些的脚步停了下来,还退了一步,站在牢门门口:“你的布置相当精妙,只不过这次引发的太过匆促了些,加上句容县衙应对及时,没出什么乱子。” “你很聪明,比朕想象中的要聪明得多。只是,你为何不将这份聪明用在正途上,朕那么信任你,将你当儿子一样养育,到头来,你就做出这等事?” 朱守谦转过头,眉头皱巴着:“我只是想知道,为何不抓顾正臣,他有什么值得你那么信任,只不过是一个外姓之人!” 朱元璋拍了拍牢门,沉声道:“外姓之人怎么了?整个大明就是无数外姓之人与朕一起打下来的,满朝文武里,有多少皇室宗亲!若是任由你们这些皇室宗亲乱来,任用朱家之人,那这大明迟早会乱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