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 吴敏的意思-《筑宋》
第(3/3)页
安兆铭的势力之强大,耿南仲他们都是一叶障目。但赵桓却是大宋官家,那些来自北朝的极为诡异的朝会谈话内容,都是被一大段、一大段地“记录”下来的!
吴敏的机速房也为赵桓带来过一些海州的实力数据,那就更加让他胆颤心惊!海州就没想过要与金国苟且过,他们甚至还有一个北伐计划!
从金州直捣上京的作战方案,始终都在羽山大学的学子间不断进行“军棋推演”。赵桓不知道什么叫做“军棋推演”,但他知道这最少说明海州具备直捣上京的潜在实力。
那么汴京在海州眼里,又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筛子存在?
恐怕自己身边,也有不少海州的细作看着自己一举一动。这才是赵桓不断更换自己和上皇身边内侍的根本原因,因为他也闹不清楚,究竟谁是海州的人,谁是自己的人。
甚至,他连耿南仲都不敢告诉。耿师傅是可以信任的,但是耿师傅的身边人,就未必还值得自己信任。也许,真能让自己无保留信任的,反而是眼前的吴敏。
所以,吴敏的意思,才是他赵桓的真正意思。
执政大臣唐恪久附耿南仲,这时见耿南仲尴尬气恼,正在不知所措,他就赶紧出来转移话题:“如今平定军有失,则河东、河北局势一朝颓废,金人必来汴京也。
今宜举景德故事,立太子居守汴京。官家与上皇宜为避狄之计,可早幸洛阳,或幸长安,召天下兵,以图兴复。然京师诸军必不肯去,乞速召四道总管扈卫而行。”
唐恪的意思很简单,既然太上皇要跑路,干脆大家都跟着跑路算了。这本来就是一个将军的意思,看你李纲有何话说?但是赵桓却眼前一亮,对啊,这也不是不可以嘛?
知开封府何栗看得真切,心中大急,官家是真的也想跑路呢!可是以官家的气度,跑了也就跑了,此后又哪来兴复大宋的可能?
他心下一急,也不待李纲去接唐恪话头,自己出班奏道:
“臣以为不可也,昔日苏轼论周室东迁之失,未有如东迁之甚者。为避寇而迁都,未有不亡者。虽不即亡,未有能复振也。譬如不肖子尽挈父祖田宅而鬻之,不如是之甚。”
这下子,就搞得赵桓坐不住了,以足顿地道:“朕亦当誓死守社稷也!”
立马传旨就要御驾亲征,遂以吴敏为亲征行营副使,再以兵部侍郎李纲与同知开封府的聂山为行军参赞。
又召检校少保、静难军节度使、京畿河北制置使种师道同知枢密院,节度亲征的诸道兵马。然后?请老种相公来君前问策吧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