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但是在“重视亲情”这方面,朱允炆都能搞得众多宗室对他离心离德。 朱元璋其实很难不怀疑,李景隆是暗中受了王布犁的主意。 故意打了败仗,把朝廷精锐全都送给朱棣,被他给俘虏后,壮大自身力量。 自从李景隆战败之后,建文一朝就很难压制住来自北方的朱棣军团了。 “爹,怎么了?” 一旁守护着的朱标轻声开口道:“又这般愁眉苦脸的?” “些许糟心事罢了。” 朱元璋叹了口气,其实看后世子孙的所作所为,他其实大多时候都觉得不争气。 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。 朱标闻言也不多言,他知道他爹的难处。 毕竟如此励精图治,后世子孙不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江山,反倒开始败坏起来。 每次想到这里,朱标自己也是觉得心痛。 看样子谚语能流传下来,是有一定的适用性的。 “罢了,先处理政务吧。” 朱标见这两次他爹都没有记载下来的意思,也是心里犯起了嘀咕。 其实自从他知道朱允炆继承皇位后,他爹就好像没咋开心过。 尤其是一些事情也不给他这个当太子的说,估摸就是为了避免自己这个当爹的心里不得劲。 毕竟朱标觉得老爹对他是十分满意的,否则也不会费尽心思的这般培养他当接班人。 朱元璋重新拿起御笔,又埋头在御案当中。 作为依靠公文处理国家大事,废除丞相一职的朱元璋越发的忙碌起来,连带着他儿子也一起忙的不可开交。 皇权集中了,但相应的工作量那也是成倍的增加。 父子两个继续处理公文。 朱棣从马车上坐起来,难掩心中的激动。 一旁的徐妙云早就差贴身侍女把大儿子抱出去,坐在马车当中守护,谁也不允许靠近。 “怎么了?” 朱棣连忙搂过她的肩膀,在他的耳边轻声道: “我瞧见我登基了,你当上了皇后。” 徐妙云有些惊讶,看着自己夫君兴奋的眼神,一时间愣住了。 她也压低声音道:“此事还有几人知道?” “父皇和妹夫,我们三个人一起看的。” 听了朱棣的话,徐妙云心里并没有多少兴奋之色。 若是只有王布犁在,那这件事指定是没问题。 可是有当今天子在呢,那可就不好说了。 谁不知道天子钟情于老大朱标,就算太子无法登基,也会选定他儿子登基为帝的。 至于自己的夫君那是“造反”上位,能不能得到他爹的认可,那可是有太多的意外。 最重要的是事情还有二十年的时间,到了那个时候,天下到底是怎么个趋势,谁也无法预料。 像这种泼天富贵岂能是一般人接得住的。 徐妙云连忙告诫朱棣:“夫君,还望今后不要喜形于色,就当不知道此事为妙,毕竟天下事在父皇,而不在你的手中。” 朱棣明白父皇虽然被王布犁给说动了一些,可是大哥那么多年的努力,再加上今后那么多的不确定。 他媳妇这么一说,朱棣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。 “我明白了,去了北平后我更是要夹着尾巴做人,绝不越权做什么事。” 朱棣冲着徐妙云郑重的点头,表示他明白了。 如今父皇春秋鼎盛,如此好的身体还能抗上那么多年,期间有什么变数,都是未可知的。 尤其是王布犁先前也不知道这种事,传授了养生之法,万一有用的。 那也说不定是其中的变数。 所以徐妙云显得很是冷静,尤其是这种让人捉摸不透的仙境,她心中是持怀疑态度的。 可一想到远在千里之外,朱棣都能与王布犁进行对话,心中又不知道怎么去理解这件事。 她唯一能做的,就是劝自己的夫君要冷静,先顾及眼下,等待时机,看看将来是否真的如同他在仙境当中看到的一般。 黄粱一梦的故事,她是听说过的。 万一自己的夫君癔症了呢。 王布犁从大理寺官舍里起来发懵。 这几日被派出公干的官员还有大部分人没回来。 像他这个主官相对轻松一些。 至于制造宝船的折子已经批了,最终还是工部来操持,他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了。 王布犁靠在凭几上,微微思考着朱元璋得知朱棣登基为帝这件事。 他没法试探出来老朱对于大明未来知道多少。 但总归是能看得出来,他对于老四登基这件事,并没有表现多明显的怒斥声音。 莫不是他早就瞧见了朱允炆的骚操作? 可是大明其余皇帝的骚操作也是不少啊。 朱元璋不知道他们是朱棣的后代嘛? 其实到目前为止,王布犁心里的疑问有很多,他又不可能同朱元璋开诚布公,只能暗暗揣摩。 而朱元璋也不会把自己知道的同王布犁进行信息交换。 王布犁在竭力表演着自己知道的消息不多。 可朱元璋却是竭力表演着自己知道的消息很多。 大家相互演着,又有极大的猜疑。 第(2/3)页